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1|回复: 0

刘军宁|保守主义眼中的巴黎奥运:家与国、男与女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3

回帖

62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28
发表于 2024-8-10 11: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军宁 [url=]方真[/url]
2024年08月10日 08:00 江苏

最近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把把本来最不是问题的变成了这个时代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来,最没有争议的天经与地义是:人类只有两个性别,男性与女性;家庭只有一种,男性与女性的结合;竞技比赛,只在男性与男性或女性与女性之间进行。然而,所有的这些天经与地义在这次法兰西奥运会上全被颠覆了。他们的真正矛头针对的是上述天经与地义背后的造物主。与上述起源于法兰西启蒙的左派观念相对立,保守主义在性别与家庭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这一整套的看法既来自于数千年以来累积而成的公序良俗,也来自于造物主的神定秩序原理。

激进主义和极权主义认为家庭和家庭生活是伟大事业的重大障碍,必欲废除之而后快。保守主义极端重视家庭和家庭生活。家庭是演进而来的,不是人为创造的,因此国家无权废除家庭。


《唐顿庄园》的家族照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市民社会的中坚,家庭的价值始终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真正的天然社群中,最重要的单位是家庭。

是习俗与观念维持着社会秩序。家庭是习俗与观念的最重要的传承之所,它凝聚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忠诚,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互相信赖关系和相互的责任,是良好的风尚的天然养成之所。其效果比国家的道德教化好,成本也更低。

保守主义相信,正是在家庭内部,个人受到了最好的训练和塑造,使他们成为文明的人。家庭是一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其他社会单位的楷模。家庭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而是“天然的”社会冲动,如爱护以及责任心的产物。

家庭向其所有的成员,特别是孩子提供安全和保障,教育每个人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及尊重他人的必要,因此,健康的家庭生活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未成年的人在追求个人独立的时候常常有反叛家庭的念头和做法。不过,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最终还是选择了建立自己的家庭。中国人常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因为每个家庭虽然有其不尽善尽美之处,但是毕竟为个人提供一个安身之地,栖身之所。而且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本能来找个生活伴侣、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在家庭生活中,男女的性别差异得到互补。

家庭是一切人中间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文明化因素,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家庭还扮演着其他许多重要的职能,如创造并保护一个亲密温暖的环境,管制家庭成员的行为,对个性和品性的塑造,习得语言,传播和塑造社会和政治文化。家庭的价值对道德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向上的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习惯,更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没有家教的孩子,其道德后果和社会后果已经不言自明。

正是在家庭内部,一切最高级的人类的冲动得到了最细致的表达:如荣誉、责任、合作、保护弱者和恩爱。家庭是人性的产物,因为它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所以,家庭是天然的、不可或缺的和不可消灭的社会单位。


奥运会中的男变女

家庭还对自由及私人的空间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它中介于家庭成员与政府之间,为家庭成员提供免受政府直接干预的庇护。更主要的是,日常的道德伦理、行为规范,最主要是由家庭塑造的,而不是由国家塑造的。

所以,家庭的存在及其作用缩小了政府的行动范围,阻止了政府权力的无节制延伸。家庭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单位,越是能够对其成员施加权威,那么对政府强制性的权威需要的就越少。这样,自由的范围就越大,得到的庇护就越多。

有限政府离不开家庭。以庞大的官僚机构为特征的大政府,必然要侵蚀到市民社会的肌体。家庭这样的民间单位担负的功能越多,留给国家插手的借口和空间就越小。家庭是抵挡无限政府的强大防波堤。

当家庭这样的市民社会机制自己能照顾自己的时候,就用不着烦劳国家与政府了。人与人之间的互赖减弱了人对国家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权力在社会中的用武之地,减少了滥用权力的机会,从而也维护并加大了民间的自由空间。

所以,保守主义强调,为了保护个人的自由,限制政府的权力,必须恢复和强化家庭的地位。家庭与自由的关系,可以从另一面得到反证:任何想剥夺个人自由的政治体制必然要摧毁家庭,要使夫妻反目,父子成仇,要使家庭成员与国家的政治关系凌驾于家庭内部的亲缘关系之上。

所以家庭的权威必须被国家的强制性政治权威所取代,必须把革命的火焰燃烧到家庭的内部,由国家来履行本应由父母履行的权威,把国变成家,把家变成国,把国家元首变成大家长。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家庭的成员往往也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家庭需要其成员的效忠,国家也需要其成员的效忠。于是,国家与家庭之间为争夺更多的效忠而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紧张,按中国人的说法,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在这场角力中,国家常常是理所当然的胜者。当国家过于强大时,家庭就处于弱势;当国家认为家庭是阻止国家权力的障碍时,家庭必须连同其成员归顺国家。

家庭并不仅仅是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人的简单结合,而是家庭对个人生活的一切方面都产生影响,不论是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心理或是生理方面,家庭都前承逝者、后接子孙。家庭的最高价值是仁爱,而不是平等,长者有权威,幼者受照顾。

如诺瓦克在《民主资本主义的精神》一书中多次指出的,通过对家庭的这种关心,孤独的个人摆脱了纯粹的自利或者利己;通过这样的关心,“仁爱始于家”;通过这一关心,单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家庭中获得了充分的正常发展。

事实上,在集体主义国家开始越来越多地控制经济功能之前,大多数高度先进的文化已经开始通过家族社会主义来照顾穷人、病人、智障者、贫困者、年幼者和年长者。同时其宗教传统也教导他们去照顾那些最不幸的人。

在政治秩序中,家庭似乎并不是一些乌托邦的革命家们所主张的那样可有可无。首先,家庭在经济上相对独立的权利以及在家庭内部事务上的自主权,为国家的行为设置了有效的界限。家庭占有财产以及把财产传给子孙的权利不是家庭对政治自由的唯一贡献。

如果共和制政府的特点是自治,对自治的思想与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与意志正是在家庭里养成的,也只有在家庭里才可能养成。如果个人没有对付国家、保护自己的空间,个人就无“自”可治。家庭就提供了这种空间。

家庭是实现初级教育权利的场所。国家也许有权对其公民实施一定程度的教育,并培养他们一些基本能力;但国家不能侵夺父母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指导的权利。就如有限国家不能侵犯个人信仰一样,它也不能侵害家庭的思想和道德传统。

幼童不同于所有其他动物的幼息,因为幼童在他们成年以前需要在身体、情感、智力以及道德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的抚养。这种抚养的首要场所是家庭。在这一领域里,家庭有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在全能国家和手无寸铁的个人之间隐约可见到反对极权主义的第一道防线。经济上、政治上独立的家庭,它保护着自由独立的个人可以在若干年中得到必要的抚育。

若人人选择当奴隶,自治就不可能存在。就像暴政有时候可能是善意的一样,强大的现代国家也可能是家长式的,也可能为公民提供物质福利,以便换取公民放弃自治。

当家庭实质上被摧毁时,个人的独立性也就被瓦解了,自我被掏空了,剩下的唯有统治者的意志,这就是极权社会的写照。所以对以建立极权国家为目的的人来说,总是不择手段地对独立的家庭加以摧毁。

在现实人类生活中,家庭是实现自我超越的一般场所。通过家庭,自我的社会性在血肉之躯中得到了实现,并获得了对过去和未来的认识,变得不再只属于自我、不再只属于现在、也不再从属于当前的政权,而是属于有数千年之久的文化。就此而言,建立极权国家的抱负注定要落空。

极权主义精神是由不切实际的观念滋生的,它必然是乌托邦的。这种精神通过虽经伪装但仍很有效的恐怖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国奥运会组委会宣扬的两男一女的三人制家庭组合


它对理想主义者(至少对在它有效控制范围之外的理想主义者)的魅力在于其抽象的社会理想,而这种社会理想所要实现的社会过去不曾有过、现在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有。

家庭的纽带引导个人去计算具体的代价。父亲和母亲要照看孩子,安排他们的日常生活,因而也最明白他们有限生命的生活现实。可见,家庭是人类抗拒乌托邦冲动的天然屏障。

就像在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中一样,在道德秩序中现实主义的首要场所也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乌托邦的蓝图照例排斥家庭,而且也必须排斥家庭,因为家庭是最不乌托邦的场所。它教导夫妇在其双方之间、与父母之间、与其孩子之间要虚心地承认人性的弱点。

有些人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充分的自我实现、高度幸福以及乌托邦想象的其他表现形式,他们极少能够忍受一夫一妻式的婚姻以及抚育子女的责任。

因为没有任何男人是神,没有任何女人是女神,每一个人都是肉眼凡胎的人。相互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长期了解,必定以他们未曾想到的方式,使他们明白其他人的多种特点以及他们自己的缺点。

培养美德的天然课堂首先是家庭,而任何政治经济活动的美德也因此以自治为基础。家庭是人类自发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是自由与美德的天然伴侣。

在性别问题上,保守主义是男女平等、男女有别。保守主义的确认为男女在法律上所享受的权利、自由和人格尊严应是完全平等的,同时也认为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生理和心理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必然要带到社会、政治和经济事务中来。这种差别不是人为制造的,因此也不应该人为地加以消灭。

保守主义不相信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为高尚,更为优越,但是,他们也的确认为性别之间的差异必将导致男女在道德、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地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只要性别的差异存在,这些差别就会存在。只要性别之间的界限不会消失,这些差别也就不会消失。

尽管这种差别不是一目了然,也不是一成不变,但是任何消灭这些差别的企图都是愚蠢的。这种差异构成我们的生活中非常积极的一面:

首先,女性的特质与男性的特质,虽不相同,却有各自的美德,都同等值得呵护。

第二,男女之别是异性相吸的基础。美好的情感才有了起飞的跑道。

第三,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特质在个人、家庭和社群的生活中具有巨大的互补作用。这样,个人与社会的生活才有可能健全。

像中国的一位作家所体悟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同样,女人的一半也是男人。少了哪一半都不行。正是性别的差异,才使得生活更有魅力。

绝不能把性别平等理解成男士能做到的事,女士也能做到;女士能做到的事,男士也能做到。这种努力的结果终将对男女各自的性别造成重大的扭曲。如果性别间的差异是天然的,就不要试图去人为地抹平它,否则就是对客观的道德秩序的冒犯。

保守主义相信,基于男女之间的天然差异,虽然有很多工作是男女都能做的,但是总有一些工作或是更适合男性做,或是更适合女性做。比如,女性的角色,更适合从事慈爱、养育、教诲,尤其是道德性教诲之类的工作。

举个极端的例子:即使是最主张取消男女性别界限的人,也未必会主张由女性去担任刽子手,因为这有违于母性、慈爱的天性。

所以保守主义特别反对让女性卷入充满暴力的战争世界,反对女子从事与女性的性别相冲突的,如需要过分暴力的或重体力的职业。在保守主义看来,承认并维护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恰恰有利于维护女性的利益,恰恰是出自对女性的性别特征的尊重。






本文转自公号经典摘读
源自:《保守主义》刘军宁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公共网:中华公共秩序之道

GMT+8, 2025-1-3 06:20 , Processed in 0.05660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